close
我見我思-歐元不會崩潰
  • 2010-02-12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呂紹煒】

     十年前轟轟烈烈上路的歐元,十年來,雖然未能「打敗美元」,取得如美元般的「全球美元本位制」的地位,但也取得相當的成就;每個國家央行的外匯準備中,歐元總是在其中。不過,歐洲債信危機爆發,歐元被《經濟學人》雜誌譏為「愚蠢的點子」。何以如此?

     回頭看歐元成立時,經濟學家的分析就是:最有利的優點是減少會員國匯率變動風險,去除會員國之間人員、資本流通障礙,提高生產力。不過,這些都是在經濟「正常運作」,無重大變故時,才能產生的正向反應。

     缺點呢?如果國際經濟景氣有鉅變、失業問題嚴重時,會員國之間發展程度、競爭力又有差距,弱勢國家會因缺乏貨幣政策調節資金、利率、匯率,導致經濟疲軟。很不幸的是,金融海嘯正好證明了當初預測的缺點,不但是缺點,還是一個致命傷。

     於是,大家看到經濟弱勢的希臘,縱然失業率高、薪資水準又低、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,但綁在歐元區內,貨幣政策的雙率調整被卡住。特別是前兩年歐元匯率飆高,希臘出口更慘,經常帳赤字再飆高,卻又不能藉著貨幣貶值拉高出口競爭力。加上政府預算赤字高,要不出事也難。西班牙、葡萄牙,其實也是類似「劇情」。

     此外,歐元區對會員國的財政赤字有嚴格的規定,承平之時,有助於會員國的財政紀律,健全財政後對國家長期經濟當然有助益。但碰上「非常時期」,卻可能讓會員國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。

     如果會員國遵守財政紀律,可能在需要擴大財政政策時被綁住,這個「緊箍咒」能讓會員國的經濟更掉入深淵。但如會員國撒錢救經濟,力圖撐住經濟,可是財政惡化、又缺乏以匯率做調整機制,出口外銷難以提升,則更可能落入萬劫不復。

    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學者特尼說:「沒有一個經濟體,能在沒有穩定的政治架構支持下長久維持。」歐洲雖然有一個歐洲央行,但沒有一個「歐洲政府」。每個國家都有各地區發展不均與差異的問題,美國的州政府也不少有財政問題,台灣縣市地方財政也捉襟見肘,但他們都有一個中央政府(或聯邦政府)可收拾善後,而且不會引起太多民意反彈。但A國沒事花大錢去援助B國的經濟與財政危機,卻可能面臨國內民意的反彈,有多少政客、政府做得下去?

     歐元不會因此崩潰,「歐豬四國」引發的歐洲債信風暴,終將平息,歐元區國家終究會透過某些方式出手援救,而且,未來可能會發展成為常態性的機制。最終,我們會發現、或是要承認,沒有一個百分之百完美的制度,你能做的,就是發生問題時力求彌補,變更修補制度以因應未來同樣的問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b122645 的頭像
    ab122645

    ab122645

    ab1226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